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行业】人工智能赋能“智造”应用 大规模个性化生产是趋势

时间:2018-08-03 20:13 点击:

人工智能作为新的行业制高点,目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后,人工智能如何与实体经济有机结合成为制造业挖掘技术价值点的重要方向,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加速传统工厂升级到工业4.0标准下的智能工厂也成为制造业关心的重要问题。

 

 

在近日由北京深知无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主办的2018中德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论坛上,“工业4.0之父”、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首席执行官沃尔夫冈·瓦尔斯特表示,人工智能和制造业密切相关,人工智能是工业4.0的驱动力,是实现智能制造的一把重要钥匙。

 

01
智能制造

不等价于无人化生产

 

近年来,随着智能工厂不断出现,无人自动化生产线、通过互联网“私人订制”冰箱、用人工智能做家居设计如雨后春笋般的展现在世人面前……面对着智能化趋势,传统制造业正在奋力转型。

“很多人对工业4.0可能有误解,认为它就是无人化生产,实际上这并不是真实的情况。”沃尔夫冈·瓦尔斯特表示,如果现在进入工厂去看,依然会有人的参与。在接下来的10年里,要实现的并不是无人生产,而是组合性的生产。“工业4.0要彻底实现无人化,还需要很长时间。”

“人工智能是一个关键的促进者,是‘工业4.0’的驱动力。”瓦尔斯特说,在过去10年里,它一直在提升制造业。如果没有人工智能,就不可能充分实现工业4.0。“机器和人要展开合作,机器必须有能力认识到人开展的工作,同时遵守相应的一套规则。”促进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促进自动的规划和设计,这三点对于智能制造至关重要。

“人们现在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在企业内部进行数字化,但更为重要的是,怎样把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数据结合起来。”欧洲科学院院士、深知无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汉斯·乌思克尔特表示,产品在生产线上周转时,机器会告诉自己要做些什么,无需对机器进行重新编程,只需机器通过产品学习就可完成。未来,智能工厂里所有的设备、产品都通过物联网连接,所有生产都通过产品记忆来操作。

 

 

02
大规模的个性化生产

是工业4.0背景下的趋势

 

人工智能如何服务工业4.0?瓦尔斯特认为,“工业化的下一步就是大规模的个性化。”也就是在未来,会有小批量多频率的现象,可能有的时候只会生产一件产品。比如,宝马只会打造独一无二的宝马汽车,两辆宝马汽车之间总会有细微的差别,这就意味着他们实际上已经实现了批量惟一的目标,也就是说汽车行业是非常务实的。

换言之,工厂将会小批量、高频率生产产品,有时甚至只生产一件产品。这就需要工厂实时、自动化地调整制造计划。

 

 

03
人工智能 

赋能“制造”应用

 

“近几年我国的装备制造业产值名列世界第一,但是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副总裁石胜君表示,当前国内的智能制造设备更多是系统集成,把国外先进的设备、控制软件引进之后,针对各生产企业的具体工艺需求“搭积木”。

 

 

未来需要人工智能更多赋能智能制造,加速智能制造行业转型升级。石胜君认为,“现在智能制造的发展的格局已经是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到智能化发展了。”从工厂层面来说,智能工厂未来的基础设施、零部件以及工厂的硬件部分包括工厂的生产环节,信息流、物流包括整个生产过程,人工智能都能广泛应用进来。

同时,石胜君建议,要加强与德国等先进制造强国的交流,尤其是人员交流,引进消化先进技术。同时,结合国内制造领域,在合适应用场景做出范例,再进行联合推广。